【精神健康】中學師友同行 「更勝防自殺措施」 兒童發展基金人釘人戰術貼地關顧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12/11 09:00

最後更新: 2023/12/11 23:38

分享:

分享:

中四學生吳璟昇(左)在3年前參加兒童發展基金計劃,獲任職攝影師的友師高先生(右)啟蒙成長。(曾耀輝攝)

社會關注年輕人的精神健康,需要建立與年輕人同行文化。有中學參加兒童發展基金(CDF)計劃多年,認為透過師友「人釘人」,照顧個別學生需要更具成效。有負責計劃的中學教師稱,為期3年的師友關係,令學生感覺更有心,友師能「貼地」陪伴年輕人,較其他防止自殺措施來得重要。CDF計劃推行已逾10年,現正進行檢討,料本月有結果。

負責計劃、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的楊老師稱,CDF有足夠資源及人手個別照顧年輕人需要,用「人釘人戰術」,建立與青年人同行文化,為他們帶來共鳴感,「年輕人需要一個貼地、一同生活的成年人跟他走同一條路,較其他防止自殺措施來得重要」,強調CDF一路扮演着這個角色。

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中四學生吳璟昇在中一時參加計劃,向任職攝影師的友師高先生學習攝影,並利用儲蓄購入鏡頭。吳璟昇認為二人背景相近,對方曾於中學時期出外打散工,感覺較易溝通,可將成長上難以開口告知家人的難題,與高先生分享,關係「亦師亦友」。

高先生指,社會上多雙職父母,而老師工作忙碌,較少機會接觸學生,而年輕人需要友師指引,加上他們「值得投放時間」,因此「想成為一個同行者,陪他們走人生的一段路」。

另外,CDF學員鄧裕康在中學時期藉計劃獲取職業導向指導,利用儲蓄赴英國體驗生活,現為中學教師及友師,他盼「將自己的見識帶給友員,讓他知道最適合自己的道路」。

點擊圖片放大

外間認為由官商民協作、推行逾10年的CDF與「共創明Teen」相似。楊老師亦認為,「年輕人懂得分辨哪些人有心同行」,若計劃僅為期1年,會為他們帶來友師「只是處理任務」的觀感;惟對於CDF,他稱「可以自信地說,10個有20個學生,都會表示感受到友師對他很有心」。

CDF由2008年成立至今,已分別推出9批、即200個區本計劃及112個校本計劃,逾2.65萬名學童受惠;現正進行檢討,料本月有結果。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推動及支援CDF,包括協助學校、機構及教會招募友師、贊助CDF友員配對基金等。教關副主席司徒永富認為友師的情商很重要,能幫助學生「因着啟蒙而開竅,走對的路」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梁凱婷